镜中月那天在群里分享,说她用智能笔尖写了篇文章,5天就10万+了。我当时正啃着馒头配榨菜,差点没把榨菜喷到屏幕上。
不是,现在写爆文都这么简单了吗?
我赶紧翻了翻她的聊天记录。好家伙,这姐们儿5月份还在用豆包写文章,每天收益几分钱。到了8月份,一篇文章收入3500,虽然被扣了20%的税。。。等等,被扣税不是应该哭吗,怎么看着还挺开心?
哦,因为之前总收入才2块零2分。
“我是小白,怎么方便怎么来。”镜中月说这话的时候,估计那些还在纠结原创度的人要吐血了。
说真的,看完她的分享,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:在这个时代,工具不是问题,问题是你敢不敢用。
就像当年打字机刚出来的时候,还有人坚持用毛笔写稿,说什么“机器没有灵魂”。结果呢?人家用打字机的已经日更万字了,你还在那磨墨。
镜中月的方法其实特别。。。怎么说呢,特别“不要脸”。
她直接找10万+的标题,复制链接,丢进智能笔尖里解析风格,然后生成一篇新文章。就这么简单粗暴,就这么直接了当。
“原创度不检测吗?”有人问。
“检测了又怎样,你还得改。”她回答。
我觉得这话说得。。。太他妈对了。
你知道最搞笑的是什么吗?她之前用豆包写的文章,检测出来100%AI味,结果有一篇还5000+阅读量。所以说,读者到底在乎的是什么?
答案可能会让很多“创作者”失望:读者要的不是你的原创,而是有用的内容。
当然,镜中月也不是完全没有技巧。她盯着一本书使劲写,标题保持统一风格。比如写《资治通鉴》,今天写“闭嘴的智慧”,明天写“沉默的力量”,后天写“不说话的艺术”。。。
这不就是换着花样说同一件事吗?
但就是这种“重复”,让她的账号快速起来了。用她的话说:“有老师说这样容易起号。”
我想起了一个段子:有人问大师如何才能成功,大师说:“重复,重复,再重复。”那人又问:“重复什么?”大师说:“重复这句话。”
镜中月大概就是把这个段子当真了。
更绝的是,她因为要出去旅游,7月25日一口气写了5篇文章,设置定时发布。结果这几篇定时发的文章,反而爆了。
“有老师说不要用定时发表,要手动发。”
“具体看情况吧。”她轻描淡写地说。
我觉得这个“看情况”里面,藏着互联网创作的终极真理:没有标准答案。
你说写作需要灵魂吧,她用AI写;你说要手动发文吧,她定时发布;你说要精心打磨吧,她“怎么方便怎么来”。
但人家就是赚到钱了。
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事:很多人把写作当成艺术,结果饿死了;有些人把写作当成生意,结果活得很好。当然,最高境界是把生意做成艺术,但前提是你得先活下来。
镜中月还分享了一个细节:配图用即梦AI生成,“这样就不会有版权问题了”。
看到这里我笑了。当别人还在为找图片发愁的时候,她已经用AI解决了。当别人还在纠结文章的“灵魂”时,她已经在数钱了。
这可能就是这个时代的悖论:越是放下架子的人,越容易成功;越是端着的人,越容易被淘汰。
不过话说回来,镜中月的成功可以复制吗?
可以,但也不可以。
可以的是方法:找爆款标题,用智能笔尖分析,生成文章,坚持日更。这谁都能学。
不可以的是心态:敢于承认自己是小白,敢于“怎么方便怎么来”,敢于不检测原创度就发文。这种“不要脸”的勇气,不是每个人都有的。
最后,我想说的是,写作这件事,已经不是十年前的写作了。
十年前,你需要文采;五年前,你需要观点;现在,你需要的是执行力和一个好工具。
至于什么原创不原创,AI不AI。。。说真的,当你月入五位数的时候,这些都不重要了。
重要的是什么?重要的是镜中月说的那句话:
“堆量,坚持。”
就这么简单,也就这么难。
推荐资源:
智能笔尖注册:https://www.aibijian.com/dc/Bs20v7N0
朱雀检测地址:https://matrix.tencent.com/ai-detect/ai_gen
职业网络创业10来年,擅长网站建设、SEO被动流量、闲鱼项目,懒人AI写作。
现有业务:闲鱼无货源项目培训,超大流量卡免费领取,AI自媒体变现等,欢迎咨询合作,微信:2914435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