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人做自媒体赚钱,这事儿吧。。。怎么说呢。
就像减肥一样,人人都想,人人都说简单,真做起来才发现——妈的,怎么这么难?
但话说回来,难归难,总有人成功了对吧?那些月入过万的自媒体人,难道都是天选之子?
当然不是。
他们只是掌握了三种玩法而已。
第一种玩法:当个“废话专家”
这话听着刺耳,但事实就是这样。
你看那些爆款文章,仔细分析一下内容——90%都是废话,但偏偏就是这些废话,让人看得津津有味。
为什么?
因为普通人需要的不是高深的道理,而是情绪共鸣。
比如写“上班族的一天”,你不需要什么深刻洞察,就把早上闹钟响了不想起床、地铁里被挤成肉饼、老板又加班的破事儿,用幽默的方式写出来就行。
关键是要真实,真实到让人觉得:“卧槽,这不就是在说我吗?”
我认识一个朋友,专门写“社畜日记”,每天就是记录自己上班的糟心事。结果呢?粉丝十几万,月入两万多。
你说他写的有多深刻?屁的深刻,就是把大家都经历过但不好意思说出来的事儿,用搞笑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已。
但这就够了。
因为大部分人要的不是被教育,而是被理解。
第二种玩法:做个“知识二道贩子”
这个说法可能不太好听,但确实是最快的赚钱方式。
什么意思呢?
就是把别人的知识,用自己的话重新包装一遍。
听着很low?那你就错了。
包装本身就是一种能力。
同样是讲理财,有人讲得像教科书一样枯燥,有人能讲得像说相声一样有趣。你说哪个更有价值?
我见过一个做理财科普的博主,他从来不讲什么复杂的投资理论,就是把基金、股票这些概念,用买菜、吃饭这些日常事务来类比。
比如他说:
“买基金就像去菜市场买菜,你不可能指望每天都买到最便宜的,但只要不买到烂的,长期下来总是划算的。”
这话有多深刻?一点都不深刻。但就是这种大白话,让无数理财小白秒懂,粉丝几十万。
关键在于,你要找到一个翻译的角度。
把专业的东西翻译成人话,把复杂的东西翻译成简单的,把高大上的东西翻译成接地气的。
这就是你的价值。
第三种玩法:卖个“人设包装”
这个最有意思了。
现在的自媒体,内容反而不是最重要的,人设才是。
你看那些头部博主,粉丝关注的不是他们说了什么,而是他们是谁。
比如某个美食博主,做菜技术一般般,但人设是“东北大哥”,每次做菜都要来两句“这菜贼香”、“整点好的”,结果火得一塌糊涂。
为什么?
因为人们关注的不是菜,而是这个有趣的人。
所以,普通人做自媒体,最重要的是先想清楚:
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?
是毒舌的职场老司机?还是佛系的生活达人?是焦虑的中年大叔?还是元气满满的小姐姐?
人设一旦确定,内容就有了方向。
我见过一个博主,人设是“社恐但又想社交的矛盾体”,专门写一些想参加聚会但又不敢去、想主动聊天但又不知道说什么的内容。
这种矛盾感,恰恰击中了很多人的内心。粉丝都说:“这就是我本人啊!”
结果呢?带货能力超强,因为粉丝觉得他推荐的东西,就是“自己人”推荐的。
❦
说到这里,可能有人要问了:这三种玩法,哪种最容易赚钱?
都不容易。
但如果非要排个序的话,我觉得是:人设包装 > 知识二道贩子 > 废话专家。
为什么?
因为人设一旦建立,就有了复购价值。粉丝会因为喜欢你这个人,而持续关注你的内容,购买你推荐的产品。
而废话专家,虽然容易起步,但天花板比较低。毕竟废话说多了,总有人会腻的。
当然,最理想的状态是三种玩法结合:
用有趣的人设吸引关注,用通俗易懂的知识建立权威,用情绪共鸣的废话维持粘性。
但话说回来。。。
做自媒体赚钱,最大的敌人不是不会写,不是没流量,而是坚持不下去。
因为这玩意儿,真的很磨人。
每天要想选题,要写内容,要互动,要数据分析。。。一开始还挺兴奋,时间长了就是纯粹的体力活。
而且,大部分人前三个月都是没收入的。
你说这种情况下,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?
所以啊,想靠自媒体赚钱的普通人,先问问自己:
你真的准备好了吗?
不是准备好赚钱,而是准备好不赚钱。
职业网络创业10来年,擅长网站建设、SEO被动流量、闲鱼项目,懒人AI写作。
现有业务:闲鱼无货源项目培训,超大流量卡免费领取,AI自媒体变现等,欢迎咨询合作,微信:291443569